即便如此,也让人心寒。
但这并非没有可能。在吕惠卿,也许是本无情义;在王安石,则无妨看作自我牺牲。实际上,王安石正是那种为了主义和主张可以放弃一切的人,其中就包括生活情趣和个人享受,也包括私谊和朋友。当然,是曾经的。
比如富弼和欧阳修。
富弼是王安石的老上级,欧阳修则是他的大恩人。作为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推荐和好评,可比韩氏兄弟和吕公著分量重得多。然而怎么样呢?欧阳修申请退休时,副宰相冯京主张挽留,王安石却说:这种人在一郡就害一郡,在朝廷则害朝廷,为什么要留?富弼被贬,他更是恶狠狠地说:富弼兼有鲧和共工之罪。仅仅降职,便宜他了![46]
这实在过分。
宋神宗却另有解释。他对司马光说:王安石跟吕公著确实曾经亲密无间。但是吕公著犯下罪行,作为朋友的王安石却并不包庇隐瞒,这正是无私无畏一心为公呀![47]
呵呵,原来他是&ldo;大公无私&rdo;。
这很厉害。我们知道,按照儒家伦理,欺师灭祖和卖友求荣无论在士林还是江湖都不可饶恕和宽容。但现在王安石可以不怕。因为他不是出卖朋友,而是执行公务。他追求的也不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帝国的昌盛繁荣。
那么请问,他有错吗?
显然,正是这种所谓的公字当先,让王安石在排除异己扫除障碍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和道德包袱。他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所有反对派。如果非亲非故,就更没有必要手下留情,尤其是在立足未稳的熙宁三年。
◎熙宁三年(1070)有关事件一览表
月日事件
正月初二因范镇等言下诏纠正青苗法之偏二十六张方平出知陈州,陛辞时极言新法之害二月初二因韩琦上书言青苗法之弊,王安石称病不朝十一司马光拒任枢密副使
三月初三司马光致函王安石,书信往返再三二十一王安石论&ldo;三不足&rdo;
四月初八御史中丞吕公著罢,知颍州
十九参知政事赵抃罢,知杭州,韩绛参知政事二十三大批言谏监察官员被贬,台垣为之一空五月十五制置三司条例司归属中书省
七月初三欧阳修罢宣徽南院使,知蔡州
九月十三曾公亮罢相
十四枢密副使冯京任参知政事
二十七司马光罢翰林学士,出知永兴军
十月二十一陈升之因母亲去世罢相
二十八范镇罢翰林学士,退休
十二月初九立保甲法
十一韩绛和王安石为宰相,王珪参知政事
二十二行免役法
实际上正如上面表格所示,熙宁三年跟熙宁二年一样惊心动魄。王安石的重要工作之一也跟去年相同,是要跟占领了舆论阵地的言谏官员和监察官员做斗争。在高度重视言谏监察的唐宋两代,这些人都不好对付;而皇帝陛下对&ldo;天下纷纷&rdo;显然已经十分恼火,极不耐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帝国的终结 从星空到心灵 医妃惊华 读城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西幻]龙之坠落 高高的树上 不如握紧那段往事 霸王不如霸我 穿越之怀了公主的宝宝 音乐课又双叒叕被霸占了 易中天品三国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一袭红衣,满钰春光 一念之间 书生意气 老婆说的都对 帝国的惆怅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西北风东南雨:大话方言